教牧學博士—主修基督教靈修學與屬靈導引

課程宗旨

本課程以植根教會和福音信仰為定位,期望為教牧同工提供基督教靈修學及屬靈導引的進深學習,協助教牧在教會場景中操練屬靈導引及靈命塑造,不單整合及轉化教牧自身的屬靈生命,並能更聚焦地引領信徒群體到神面前,深化牧養,為教會帶來個人與群體內在生命的更新。

 

課程特色

  1. 理論實踐兼備:主修科主要以課堂教授、研討會和小組討論形式進行;實習科則以課堂教授、小組互動及督導(Supervision)形式進行。學員於第三至四年學習期間完成合共約150小時的屬靈導引實習及接受至少40小時小組督導。
  2. 同期群學習:課程以同期群(Cohort)形式進行。
  3. 多元上課形式:授課形式包括面授、實時視像及混合模式,每週或隔週上課。
  4. 學習節奏明確:學員完成第一年課堂學習後,即開始探索論文提案,並於第二年學習尾段落實論文題目與寫作方向。在過程中「同期群導師」將跟進學員需要並安排合適論文指導老師。
  5. 博士論文支援︰學員於論文研究與寫作期間,除論文指導老師外,「同期群導師」亦會支援學員的寫作需要。

 

授課語言

粵語授課,輔以英語。

 

修科要求 

主修科目:

  • 屬靈操練:傳統與實踐
  • 基督教靈修學
  • 屬靈分辨與屬靈導引
  • 靈程學與教會牧養
4科24學分

實習科目:

  • 屬靈導引與靈命塑造小組
  • 屬靈導引與靈命塑造營會
2科12學分

必修科目:

  • 論文研究方法
1科6學分

畢業論文:

  • 呈交論文提案,完成論文寫作,通過口試答辯
 18學分
合共 60學分

 

課堂外的靈命培育

  1. 根據指引書寫屬靈自傳(Spiritual Autobiography) 及記錄現時的生活節奏(Current Rhythm of Life) :於開課前提交,用於開學靜修營。
  2. 生活規律反思(Rule of Life) :於每年6月提交,根據指引反思現時之生活節奏,為了「事奉和愛慕主」,更新自己能依循之生活規律與屬靈操練。
  3. 年度靜修營:參與每年一次三日兩夜靜修營(包括開學靜修營),在主內回顧與反思。
  4. 個人屬靈導引:入學後需要持續每月約見屬靈導引導師(Spiritual Director),並每月提交500字內的屬靈札記,記錄神恩典與同在的足跡。
  5. 同行小組:參與每月一次同行小組聚會,與同學互相支持和分享
  6. 個人退省(Personal Retreat) 根據課程所提供的退省指引於自選時間進行,在首學年期間期間每月一次,每次不少於10小時,合共8次,並每月提交500字內屬靈札記。
  7. 約見「同期群導師」:定期約見「同期群導師」,談談學習體會和操練反思。

 

五學年課程內容

 9月至2月3月至8月
第一學年屬靈操練:傳統與實踐論文研究方法
第二學年屬靈分辨與屬靈導引基督教靈修學
第三學年靈程學與教會牧養論文提案
屬靈導引與靈命塑造小組
第四學年屬靈導引與靈命塑造營會
第五學年論文提案論文寫作、口試答辯

 

科目介紹

1. 屬靈操練:傳統與實踐

 課程內容
透過課堂的講解、閱讀、操練、討論和彼此分享,鳥瞰靈命塑造的各個課題,嘗試分析一些屬靈操練和靈修學派對靈命塑造的貢獻。

教學目標

1. 認識屬靈操練所覆蓋的課題,並掌握靈命塑造的基本要素。
2. 對各種屬靈操練和靈修學派能夠作出初步的分析。
3. 深入操練和了解兩個屬靈操練,並在小組中彼此鼓勵與一同操練。
4. 三人小組的互相分享,操練聆聽的藝術。

2. 屬靈分辨與屬靈導引(研討會)

課程內容︰
1. 本科接續「基督教靈修學」,探討在屬靈操練之後,常遇見的屬靈經驗分辨上的兩方面課題:聖靈對個人的帶領,並不同靈性經歷的分辨和詮釋。本科主要以福音信仰為基礎(愛德華茲等),批判性地和大公教會(依納爵等)傳統對話和吸納,旨在探討屬靈分辨實踐的神學性和科學性。
2. 本科以研討會形式進行,學生需要進行指定的屬靈操練、完成課前閱讀,並且積極參與課堂研討。

教學目標︰
本科旨在幫助同學可以更加覺察、理解和回應自己的屬靈經驗,也在個別牧養會友靈命時加入屬靈導引的元素。

3. 基督教靈修學(研討會)

課程內容
1. 本科主要研討如何透過按著聖經教導進行屬靈操練,有效地經歷上主。本科主要以福音信仰為基礎,批判性地和大公教會的靈修理念、操練方式和屬靈經驗進行對話及吸納。
2. 本科以研討會形式進行,學生需要進行指定的屬靈操練、完成課前閱讀,並且積極參與課堂研討,就有關靈修課題在操練、經驗和理論層面作深入的反思。

教學目標
本科幫助學員尋找適合個人的屬靈操練,也懂得以靈修學理論分辨和詮釋不同的屬靈經驗,並開展有關靈修課題的進深研究。

4. 靈程學與教會牧養

課程內容︰
各靈修學派有其靈程學的靈命成長學說,本科先鳥瞰靈修歷史裡主要的靈修學派,並加上現代的田園研究(Field Study)方式,整合出合乎現代教會場景、教會歷史傳統、聖經、神學、靈程學與人類經驗的新學說。

 教學目標︰
1. 了解各靈修學派的靈命成長學說。
2. 整合靈修歷史傳統學說與現今靈命成長學說,並能作出初步的分析,並能應用於教會場景,為自己教會設計一個可實踐的靈命成長系統。

5. 屬靈導引與靈命塑造小組(實習)

課程內容︰
1. 探討屬靈導引導師的角色,並認識屬靈導引過程中的關鍵元素,進而學習如何將這些元素融入教會靈命塑造小組的設計、預備與帶領。
2. 透過學習、操練及實踐,協助學員在屬靈導引及靈命塑造小組的事奉技巧及生命上成長。

教學目標︰
1. 提供屬靈導引及教會靈命塑造小組的理論、技巧、裝備和練習機會。
2. 引導學員沉澱及反省生命經驗。

6. 屬靈導引與靈命塑造營會(實習)

課程內容︰
1. 透過持續的屬靈導引練習及督導,回顧及反省實習期間的體會及生命發現,使學員更具體掌握屬靈導引服侍的重點。
2. 提供練習及討論機會,提升學員的提問技巧。
3. 了解屬靈導引於教會服侍的位置。
4. 探討如何將屬靈導引的元素融合至靈命塑造營會的設計、流程及帶領中。

教學目標︰
1. 幫助學員藉此更深掌握屬靈導引的技巧和重點。
2. 引導學員沉澱及反省生命經驗。
3. 學習於教會場景如何預備、設計及帶領靈命塑造營會。

7. 論文研究方法

課程內容︰ 科概述研究方法,包括定量和定性研究方法中的基本概念。課程將介紹應用於高等教育領域的研究方法,並從宏觀角度闡述博士生研究計畫中進行學術研究的相關方法。 

 

畢業要求

學生必須在七年內修畢整個課程,畢業論文通過口試答辯,以及總平均積點不低於3.0(以4.0積分級計算),方准畢業

 

教牧學博士候選人資格

  1. 必須完成一半的課程,即30學分或以上;
  2. 論文提案獲通過。

 
入學要求

  1. 具道學碩士或同等學歷,平均積點3.3或以上(以4.0積分級計算)。
  2. 必須在獲得道學碩士學位或同等學歷後,有三年全時間牧會、宣教或在基督教機構工作的經驗。凡獲道學碩士學位前已有神學士學位,並於取得神學士學位後有五年以上全時間事奉經驗者亦可申請。
  3. 具備閱讀英文神學書籍能力。有需要時,學院會要求申請者呈交托福試(TOEFL)成績,以便審核。
  4. 閱讀一份指定文章,並交 1000-2000 字有關對屬靈導引的理解。
  5. 根據由學院提供的資料,閱讀與操練意識省察後,撰寫1000字以內的反省文章。

 

截止報名日期

2026年5月15日,申請人須要在此日之前交齊入學文件。

 

申請入學

依照此份入學申請指引,備妥入學文件後,點擊 〈網上報名表 進行網上報名。

 

課程費用按此

 

入學查詢

電郵:absadmission@abs.edu
電話:(+852) 3657 4731
WhatsApp:(+852) 6536 0362

 

**課程內容如有變動,以學院公告為準。  

**此課程已獲亞洲神學協會 (ATA) 審核,學術認證時期:2001-2028.

 

2025.10.16 更新(GC)

本院網站使用 Cookies 為您提供更好的瀏覽體驗,如果您繼續使用本網站,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Cookies,詳情請了解本院的私隱政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