課程宗旨
本課程旨在協助教牧在傳統教會模式中尋求轉型,針對學員所屬堂會的具體處境,嘗試探索新的出路,更新活化教會。
課程設計
- 課程對象:教會堂主任、大型堂會部門領袖、新接棒的堂會領袖。
- 課程結合知識、經驗與個別督導,幫助學員有效地更新活化教會。
- 主修科目以統籌形式進行,由相關範疇的專家、經驗人士主講,藉著教會運作資源管理理論、創新事工開展經驗、引入科技媒體知識,啟發學員教會運作思維。
- 畢業論文是修讀此課程的成果。論文以研究及整合為目的,主題必須與主修科有直接關係,在理念上具創意,並在實踐上有具體的貢獻。論文形式:(1)學術論文(Dissertation),完成後可出版為書籍;(2)發展某項聖工的計劃(Project),內容須與學生參與的聖工有關。在呈交提交提案前,學生必須參與論文研究方法的課堂。
- 課程以「同期群」(Cohort)形式進行,授課模式有實時視像、密集面授、個別面談。
授課語言
粵語授課,輔以英語。
修科要求
主修科目:
| 6科 | 36學分 |
必修科目:
| 1科 | 6學分 |
畢業論文:
| 18學分 | |
| 合共 | 60學分 |
四學年課程內容
| 9月至2月 | 3月至8月 | |
| 第一學年 | 教會重整與活化 | 教牧師友計劃 論文研究方法 |
| 第二學年 | 網絡科技、媒體與教會 | 改變與衝突 |
| 第三學年 | 教會創新事工開展 | 海外教會考察 |
| 第四學年 | 論文提案 | 論文寫作、口試答辯 |
科目介紹
- 教會重整與活化
內容概覽:教會模式歷史演進探討、改革教會的神學基礎、教會資源管理、教會發展及更新模式研究、義務人員動員等
- 教會創新事工開展
內容概覽:成立教會、非牟利機構(NGO)初創的具體運作、不同教會事工開展者之經驗分享
- 網絡科技、媒體與教會
內容概覽:媒體運作理論、認識網絡科技、如何成立與運作教會的媒體團隊
- 改變與衝突
內容概覽:變革管理、異象傳遞與溝通、如何進行教會改革、衝突處理、組織心理學、個人處理衝突問題技巧
- 教牧師友計劃
內容概覽:將會邀請香港具豐富經驗的教牧領袖作導師,與學員分享生命經驗與事工心得。此計劃旨在促成導師與學員之間分享生命,交流事工經驗、領導掙扎與心得。教牧師友計劃分四階段:
階 段 1:入學時,按學員的教會改變計劃書,為學員作教會診斷,按需要分配導師。
階 段 2:學員與導師每月約談一次,為期六個月,以助具體落實教會改變計劃。
階 段 3:學員嘗試具體落實教會改變計劃,為期半年。
階 段 4:學員與導師每兩個月約談一次,為期六個月,以撰寫事工反省檢討書。
- 海外教會考察
內容概覽:為擴闊學員的教會視野,課程將會安排一次海外實地教會考察,透過探訪國際不同新類型教會,並與當地同工認識交流,進一步認識教會發展的可能。
- 論文研究方法
內容概覽:本科概述研究方法,包括定量和定性研究方法中的基本概念。課程將介紹應用於高等教育領域的研究方法,並從宏觀角度闡述博士生研究計畫中進行學術研究的相關方法。
畢業要求
學生必須在七年內修畢整個課程,畢業論文通過口試答辯,以及總平均積點不低於3.0(以4.0積分級計算),方准畢業。
教牧學博士候選人資格
- 必須完成一半的課程,即30學分或以上;
- 論文提案獲通過。
入學要求
- 具道學碩士或同等學歷,平均積點3.3或以上(以4.0積分級計算)。
- 必須在獲得道學碩士學位或同等學歷後,有三年全時間牧會、宣教或在基督教機構工作的經驗。凡獲道學碩士學位前已有神學士學位,並於取得神學士學位後有五年以上全時間事奉經驗者亦可申請。
- 具備閱讀英文神學書籍能力。有需要時,學院會要求申請者呈交托福試(TOEFL)成績,以便審核。
截止報名日期
2026年5月15日,申請人須要在此日之前交齊入學文件。
申請入學
依照此份〈入學申請指引〉,備妥入學文件後,點擊 〈網上報名表〉 進行網上報名。
課程費用:按此
入學查詢
- 電郵 absadmission@abs.edu
- 電話 (852) 3657 4731
**課程內容如有變動,以學院公告為準。
**此課程已獲亞洲神學協會 (ATA) 審核,學術認證時期:2001-2028.
2025.10.16 更新(GC)


